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安徽省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前后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的效果,为控制麻风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的方法,对麻风病可疑线索进行监测.结果 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后2年,麻风病平均发现率为0.05/10万,较实施前2年的0.0375/10万明显增长(λ2=17.85,P<0.01),平均延迟期较前2年缩短了2.3个月,各早发现指标均有明显改进.结论 在麻风低流行地区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工作可有效提高麻风病病例发现效果.
推荐文章
成都市某社区麻风病可疑线索监测分析
麻风病
健康教育
线索监测
流动人口
疾病控制
麻风病的家族聚集性
麻风病
家族发病
绵竹市1950-2008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麻风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AFP监测方法实施麻风病可疑线索监测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FP监测 麻风病 病例发现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庆联 15 53 3.0 7.0
2 顾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FP监测
麻风病
病例发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7-1040
34-1154/R
大16开
合肥市繁华大道12560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2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