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西部37个县市区、陕西南部5个县和甘肃南部1个县,栖息地面积约200,000 km2,竹林面积约600,000 hm2,竹子蓄积量约18,000,000 t.分布范围在λ(E)102°00'~108°11',ψ(N)27°53'~33°55',常年活动在海拔(1 200)2 000m~3 000(3 600)m之间.从南到北长度直线距离约750 km,东西宽约50 km~180km,处于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过渡地带上,呈狭长状弧形分布外貌,但并不连续而是作岛状的间断分布.大熊猫主食竹种在其分布范围内,分隶于竹亚科仅有的莉竹超族和北美箭竹超族2个超族中,前者含5属19种,后者含6属45种,一共采食11属64种竹子.其中除莉竹属的孝顺竹、硬头黄竹,慈竹属的慈竹及苦竹属的斑苦竹为栽培外,其余8属51种均为野生竹种,并有大面积的天然竹林.慈竹属、刚竹属、筇竹属、巴山木竹属和箬竹属等5属为我国特产,占大熊猫主食竹属的45%.筇竹属、镰序竹属、方竹属、箭竹属、玉山竹属和巴山木竹属等90%以上的种类产于我国西南部山区,而且大熊猫分布区也是该6属的分化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大熊猫分布区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在大熊猫天然采食的64种竹种中,除峨眉箬竹分布区域小和数量零星,不足以形成独立的群系外,其余63种竹子均可在竹林植被型中形成独立的群系.中国大熊猫栖息地主要是针叶林和阔叶林两个植被型组,有时偶见活动于灌丛植被型组区域.在针叶林植被型组共有5个植被型中的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等4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9个以上植物群丛组,阔叶林植被型组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3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6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总计针、阔叶林有7个植被型及115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其中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又是大熊猫的最主要栖息地,周年四季都有活动足迹和采食其林下竹种.大熊猫栖息在有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森林植物群落中,不但有食物的保障,而且有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大熊猫得以长期延续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
推荐文章
大熊猫主食竹增补竹种整理
大熊猫
主食竹
竹栽培品种
大熊猫主食竹种的研究与进展
大熊猫
主食
竹种
研究
进展
海拔对大熊猫主食竹结构、营养及大熊猫季节性分布的影响
大熊猫
主食竹
营养
竹林结构
季节迁移
气候变化对邛崃山系大熊猫主食竹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
大熊猫
邛崃山系
竹子
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熊猫主食竹种及其生物多样性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熊猫 天然食竹 种类 分布 食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
页数 分类号 S795
字数 20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0.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熊猫
天然食竹
种类
分布
食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