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大面积稻鸭共生地区养鸭所带来的恶臭和水系污染问题,并探讨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周围环境和水稻生长等的影响,试验设四个处理组,分别为:稻鸭共生组(T1)、稻鸭共生+紫云英轮作组(T2)、稻田种紫云英不养鸭组(T3)、稻田不养鸭不种紫云英的传统种稻对照组(CK).结果表明: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使水稻生长更良好,得到更高的水稻产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稻鸭农业的农业用水水质污染改善有效果;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相比对照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54 g/kg,并能提高土壤中速效养份的含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较好地起到杂草和虫害防治效果.
推荐文章
稻鸭共生技术种养模式
共生
种养
生态农业稻鸭共生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稻鸭共生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评价
生态模型
内在机理
双链型牧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双链型
生态农业模式
玉米套种牧草
比较效益
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稻鸭萍共作
生态农业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鸭共生与牧草轮作生态农业模式的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家畜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稻鸭共生 紫云英轮作 水稻生长 稻田水质 土壤肥力 杂草 病虫害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分类号 S811.5
字数 44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182.2010.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际 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84 1573 22.0 36.0
2 熊国远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45 232 9.0 13.0
3 章薇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7 104 6.0 9.0
4 吴娟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0 5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鸭共生
紫云英轮作
水稻生长
稻田水质
土壤肥力
杂草
病虫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畜生态学报
月刊
1673-1182
61-1433/S
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