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力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益的有效措施.众所周知,由于水力压裂裂缝的作用,压裂井周围的泄油区域不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加之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启动压力现象,使得该椭圆泄油区域随生产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趋于某一极限不再变化.因此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的有限导流能力垂直缝压裂单井数值模型,在研究流度、地层渗透率、裂缝参数、生产压差、地层综合压缩系数等对压裂井达到拟稳定状态的时间、压裂井单井椭圆泄油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快速确定单井极限椭圆泄油区域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单井极限椭圆泄油面积和油藏最大极限井网密度,为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打下基础.
推荐文章
复合油藏压裂井产能的有限元分析
不稳定渗流
有限元
垂直裂缝井
产能
复合油藏
考虑裂缝导流能力时效的海上压裂井产能研究
海上低渗透
压裂井
产能
导流能力时效性
非对称裂缝垂直压裂井稳态产能计算模型
非对称裂缝
垂直压裂井
产能
有限导流
压裂井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水力压裂
裂缝导流能力
模型
数值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限导流能力垂直缝压裂井单井泄油区域确定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力压裂 椭圆泄油区域 BP人工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采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分类号 TE357
字数 34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0.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士诚 116 1564 22.0 31.0
2 陈利 9 46 4.0 6.0
3 孙挺 4 17 2.0 4.0
4 甘云雁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藏
水力压裂
椭圆泄油区域
BP人工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