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根据接触线理论建立了通孔形毛细管被动阀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实际加工通孔时带来的扩张角对毛细管被动阀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相应的成立条件.指出被动阀的有效性与液体对壁面的动态接触角、前进接触角和通孔的扩张角有关,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简化的一维模型,用于通孔微阀的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一种新型的收缩形通孔微阀,当来流通道大于4 mm时,微阀有效性不受来流和通孔扩张角大小影响,降低了对通孔的加工要求.去离子水实验表明,当来流毛细数高达4.0×10-3,高度为20 μm的微阀仍有效.
推荐文章
毛细管离子色谱进展
离子色谱
毛细管液相色谱
毛细管离子色谱
整体柱
评述
不锈钢毛细管的磨料流加工特性研究
不锈钢毛细管
抛光
光整加工
磨料流加工
流动分析
基于PDMS和玻璃材料的毛细管被动阀临界压力分析
微流体
毛细阀
附加压力
Surface Evolver
绝热毛细管长度的设计计算
绝热毛细管
制冷剂
数学模型
均相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毛细驱动流的通孔形毛细管被动阀的研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毛细管被动阀 通孔 扩张角 接触角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2534
页数 分类号 TQ022.1|O65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180 2022 23.0 35.0
3 吴一辉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126 1121 18.0 27.0
5 杜新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13 31 4.0 5.0
18 刘永顺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细管被动阀
通孔
扩张角
接触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