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1~6个月婴儿皮肤马拉色菌带茵情况和菌种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胶带法粘取1~6个月婴儿额部皮肤处鳞屑,接种于含菜子油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分离马拉色菌,并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 (① 75例婴儿皮肤标本有54例培养出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为72%;②共分离出56株马拉色菌,以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为主;③按月龄、性别、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进行分组,结果不同月龄、性别婴儿皮肤马拉色菌阳性率及菌种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生产方式婴儿马拉色茵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菌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马拉色菌是婴儿皮肤的常驻菌;婴儿皮肤马拉色菌以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为主.婴儿皮肤马拉色菌阳性率不受月龄、性别、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婴儿皮肤马拉色茵菌种构成不受月龄、性别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皮肤马拉色菌带菌及菌种调查
来源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 马拉色菌 调查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
页数 分类号 R758.732
字数 1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玉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188 763 12.0 18.0
2 熊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54 299 9.0 13.0
3 冉琴 成都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13 28 3.0 4.0
4 王敏 成都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14 27 3.0 4.0
5 徐海涛 成都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10 25 3.0 4.0
6 蔡文玉 成都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9 25 3.0 4.0
7 陈丽 成都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4 15 2.0 3.0
8 周夕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
马拉色菌
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病与性病
双月刊
1002-1310
53-1082/R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
64-6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