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查阅大量页岩气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到页岩气藏的独特性,结合与其它页岩气藏的横向对比,重点剖析并初步总结了影响美国Fort Worth盆地密西西比系Barnett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地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地质过程概念模型,以期对即将到来的中国页岩气的评价、勘探与开发有些许启示.分析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热成熟度、造成页岩易压裂性因素的存在以及二者的有效匹配,是页岩气能否富集与高产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地质过程可归纳为3个阶段,即低熟微裂缝开启生物气逸散阶段、高熟微裂缝胶结裂解气富集阶段、压裂微裂缝开启页岩气高产阶段.
推荐文章
涪陵页岩气田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
四川盆地
涪陵页岩气田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富集高产
主控因素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深层
页岩气
高产模式
天然裂缝
五峰组—龙马溪组
泸州区块
四川盆地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常压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富集高产规律
四川盆地东南
盆缘转换带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常压页岩气
高产主控因素
构造应力场
气藏形成
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地质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页岩气
水平井
产量
早志留世
小层划分
最优靶体位置
Ⅰ类储层
钻遇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地质因素和过程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成熟度 超压 富集 裂缝 页岩气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69
页数 分类号 TE122.3
字数 47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10.05.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5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407)
二级引证文献  (1068)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1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8)
2014(136)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21)
2015(15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1)
2016(22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20)
2017(16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8)
2018(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1)
2019(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7)
2020(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成熟度
超压
富集
裂缝
页岩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