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I/R)及缺血预适应 (I/P+I/R)模型,初步研究不同的缺血方式后肾脏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二聚体亚单位的构成,探讨其减轻肾脏肾小管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摘除右肾、分离出左肾动脉后随机均分为3组(n=10):A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左肾动脉,暴露术野60 min后直接缝合,24 h后取肾;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持续夹闭左肾动脉45 min,恢复血供24 h后取肾;C组为缺血预适应+缺血/再灌注组(I/P+I/R组),左肾动脉夹闭2 min,松开5 min,重复3个循环,余同I/R组.分别用生化学方法检测血肌酐值的变化,组织病理学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凝胶电泳迟滞分析检测肾组织NF-κB/DNA 结合活性,超迟滞分析检测NF-κB亚单位的构成,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结果 血清学检查及肾小管损伤评分提示,I/R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损伤程度重,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P+I/R组损伤程度则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电泳迟滞分析检测肾组织NF-κB/DNA结合活性I/P+I/R组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迟滞分析检测NF-κB亚单位含有p65、p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缺血预适应可通过抑制NF-κB转录活性,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损伤保护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脏缺血预适应对核因子-κB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期刊 徐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脏 缺血预适应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1-425
页数 分类号 R364.1+2
字数 3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65.2010.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长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肾内科 25 118 6.0 10.0
2 陈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肾内科 49 277 9.0 14.0
3 尹忠诚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52 253 10.0 13.0
4 杨晶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8 67 4.0 8.0
5 范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肾内科 8 16 3.0 4.0
6 刘晓东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1 0 0.0 0.0
7 武煜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脏
缺血预适应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6-3882
32-1875/R
大16开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28-15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77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