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动脉第3段.睫状后动脉分支形式分为内外侧和内外上侧2种类型,内外侧型最常见.睫状后动脉内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弯,外侧支和上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角.内、外、上侧支的直径分别为(0.71±0.24)nm、(0.69±0.22)mm、(0.63±0.19)mm.结论 睫状后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变异多,掌握睫状后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避免视神经缺血引起的视力丧失.
推荐文章
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应用解剖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视神经
应用解剖
3种实验动物眼睫状肌组织结构的比较
睫状肌
组织结构
树鼩
大鼠
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
Heubner返动脉
显微解剖
睫状神经节的显微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睫状体/解剖学和组织学
神经节/解剖学和组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显微解剖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4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永斌 32 76 5.0 7.0
2 杨洪滨 17 62 4.0 7.0
3 崔浩 94 383 11.0 17.0
4 张丽琼 15 64 5.0 7.0
5 张毅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20 115 7.0 10.0
6 张小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显微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