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腹腔降温法对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室颤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后,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常温治疗组(NT)、体表降温组(SC)和腹腔降温组(PC).观察每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鼓膜温度和腹腔温度的变化,ROSC后12 h处死动物,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和炎症因子TNF-α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每组12只动物,NT、SC和PC组各有9、10和9只动物CPR成功.ROSC后动物均需要行机械通气2~4 h,各组分别有5、6和8只动物存活到实验结束.NT组的鼓膜、腹膜温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SC和PC两组的鼓膜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分别为(29±6.55)min和(62±8.27)min.维持亚低温阶段,SC组腹腔内温度和鼓膜温度维持在33℃~35℃,而PC组腹腔温度维持在31℃~34℃.PC组肠黏膜损伤评分为1.43±0.53,低于NT组的3.40±0.55(P<0.01)和SC组的3.17±0.41(P<0.05),而NT组和SC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30).肠黏膜内TNF-α的表达NT组为(9.98±1.79)%,高于SC组的(5.87±1.43)%和PC组的(2.54±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组和P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组肠黏膜内VCAM-1的表达为(5.92±1.06)%,PC组为(3.78 ±0.53)%,两组V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T组(8.53±1.53)%,P分别小于0.01和0.05,PC组VCAM-1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SC组,P<0.05.结论 CPR后腹腔降温法除能快速诱导亚低温外还能减轻ROSC后的肠黏膜损伤.
推荐文章
新型腹腔降温法对心肺复苏后兔炎症反应的影响
心肺复苏
低温
腹腔降温法
炎症
心跳停止时间对兔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肾损伤的影响
心肺复苏术
肾损伤
乌司他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腹腔降温法对心肺复苏后兔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腹腔降温法 心肺复苏术 亚低温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7-310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2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cma.j.issn.1674-0793.201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106 762 13.0 23.0
2 廖晓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149 839 14.0 21.0
3 胡春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67 384 10.0 14.0
4 魏红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50 329 9.0 14.0
5 詹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84 426 11.0 15.0
6 伍贵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 55 344 10.0 16.0
7 戴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急诊科 10 5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腹腔降温法
心肺复苏术
亚低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双月刊
1674-0793
11-9148/R
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