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捏脊结合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新西兰兔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的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缓解DGP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综合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高热量饲料不规则喂养和熟地高渗溶液灌胃制备糖尿病胃轻瘫兔模型,将实验新西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捏脊组、针刺组、捏脊针刺组、西沙必利组,经要求治疗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显著回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四个治疗组之间两两比较,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捏脊结合针刺能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新西兰兔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加快恢复胃肠动力,从而起到降血糖和促进胃肠排空的作用.
推荐文章
捏脊结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例
糖尿病
胃轻瘫
捏脊疗法
针灸疗法
捏脊结合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糖尿病胃轻瘫
捏脊疗法
针灸疗法
血清胃动素
针刺"足三里"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
针刺
足三里
糖尿病胃轻瘫
胃动力学
胃肠激素类
糖尿病胃轻瘫针刺治疗探究
糖尿病
胃轻瘫
针灸治疗
针具
刺激量
腧穴配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捏脊结合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新西兰兔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轻瘫,糖尿病 捏脊 针刺 血管活性肠肽 动物实验 影响 相关性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3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879.2010.07.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曙辉 19 221 9.0 14.0
2 杨丽霞 13 82 6.0 9.0
3 何科杰 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 2 1.0 1.0
4 唐纯志 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轻瘫,糖尿病
捏脊
针刺
血管活性肠肽
动物实验
影响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按摩与康复医学
半月刊
1008-1879
44-1667/R
大16开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46-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81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260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