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一、引言对银行业而言,"5·12"特大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如何处理灾中受损的庞大信贷资产问题。据初略估算,仅在受灾最重的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几个城市,直接承受震灾风险的贷款总量可能高达千亿元以上。这些贷款大都以房屋为主要抵押品,由于房屋全倒或半倒,使用价值很低,或已毫无价值可言,债务人可能无力或无意愿再拥有该房屋产权,或者不再顾虑个人债务及信用问题干脆停止还本付息,银行面临呆坏账增加的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震灾后经济主体信用缺失现象调查——以四川德阳为例
来源期刊 金融发展评论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经济主体 缺失现象 信用缺失 逆向选择 银行贷款 金融支持 信用文明 地震灾害 道德风险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3
页数 7页 分类号 F83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灾后重建
经济主体
缺失现象
信用缺失
逆向选择
银行贷款
金融支持
信用文明
地震灾害
道德风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融发展评论
月刊
1674-8875
65-1282/F
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路395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30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87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