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川崎病(KD)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价.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KD患儿55例,采用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猴骨骼肌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55例急性期KD患儿和43例对照组(发热对照23例,健康对照20名)血清中AECA,并通过比较AECA阴性和阳性组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初步评估AECA对KD早期诊断、预后转归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KD患儿中AECA阳性率为4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P=0.004),但与发热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P=0.053);AECA对KD诊断的灵敏度为40.0%,特异性为88.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则分别为80.0%、53.5%,准确率为60.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蛋白酶3抗体(抗-PR3)阳性KD患儿中AECA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3、0.034).AECA阳性组与阴性患儿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CA阳性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发生动脉瘤的相对危险度为6.67(95%CI 1.2~36.1).结论 AECA检测对KD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但对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具有预警意义.AECA可能与抗-PR3相互协同在KD冠状动脉损伤、进展至动脉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推荐文章
川崎病患儿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川崎病
循环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多种病毒抗体IgM的检测
川崎病
病毒抗体IgM
柯萨奇B组病毒
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川崎病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冠状动脉损害
儿童
Graves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格雷夫斯病
心房颤动
干细胞
内皮,血管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von
Willebrand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抗体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崎病 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月刊
1005-2224
21-133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层
8-17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17
总下载数(次)
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