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物种丰富度S、种群优势度D、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作为综合指标,分析了不同间作方式下麦田麦蚜Aphidius avenae主要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麦-油间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多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麦-蒜间作田和单作田天敌物种丰富度基本相同;不同间作处理天敌群落优势种在调查初期有所不同,而中后期皆为燕麦蚜茧蜂;麦-油间作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调查后期(5月8日后)麦-油间作田的寄生性天敌的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均匀度指数则显著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说明麦-油间作,麦蚜天敌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较稳定性,在小麦灌浆初期即可对麦蚜为害起一定控制作用;麦-蒜问作对麦蚜天敌群落的结构特点及时间动态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冬小麦田
害虫
天敌
群落动态
时间生态位
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麦田蚜虫
天敌
群落特征
演替
小麦品种对麦蚜天敌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小麦品种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群落生物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作大蒜或油菜麦田中麦蚜主要天敌群落的时间动态
来源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小麦-大蒜 小麦-油菜 间作 天敌 群落动态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8
页数 分类号 Q968.1
字数 3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58.2010.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勇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4 629 14.0 24.0
2 王光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73 3.0 3.0
3 纪祥龙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 87 3.0 5.0
4 王万磊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7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大蒜
小麦-油菜
间作
天敌
群落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昆虫学报
双月刊
1674-0858
44-1640/Q
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46-1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