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非预应力犁钢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及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犁俐混凝土梁中采用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裂缝宽度,改善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梁中施加预应力没有明显改变型钢混凝土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低周反复加载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优良;在型钢混凝土梁中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型钢与混凝上等材料各自的优势.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和型钢混凝上框架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并利用该恢复力模型进行了预应力型钢混凝上框架和型钢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推荐文章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时程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竖向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抗震性能研究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
竖向低周反复
有粘结
无粘结
ABAQUS模拟
损伤因子
CFRP筋预应力粗纤维混凝土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碳纤维增强塑料筋
预应力
粗纤维混凝土梁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应力及非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受力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
页数 分类号 TU378.4|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传国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1 885 16.0 27.0
2 李玉莹 7 67 3.0 7.0
3 徐杰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 111 5.0 8.0
4 孙晓波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10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3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