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蒙医灸疗法抗衰老组穴配伍方法规律.方法:将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单穴组、双穴组和三穴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方法,观察和检测体重变化、SOD、CAT、MDA变化、脾脏(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指标.结果:从血清SOD、CAT、MDA变化、脾脏(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相关指标证明了顶会穴、火衰穴、胃穴、肾穴等四个穴位的抗衰老作用,二穴组配伍中的顶会穴、火衰穴配伍组和三穴组配伍中的顶会穴、火衰穴、肾穴配伍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活性、MDA、CAT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配伍组SOD活性均明显提高(P<0.01).从大鼠脾脏、胸腺指数变化上看,虽然各配伍组大鼠脾脏、胸腺指数比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或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顶会穴与火衰穴配伍组、肾穴与火衰穴配伍组以及顶会穴、火衰穴、肾穴配伍组学习能力、记忆力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D-半乳糖衰老模型适用于蒙医灸疗法抗衰老有效穴位的筛选和配伍规律实验研究领域.(2)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顶会穴、胃穴、火衰穴、肾穴在不同配伍组穴情况下显示出配伍禁忌.(3)该研究为灸疗法抗衰老临床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蒙医灸疗法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经验.
推荐文章
蒙医开窍补肾灸疗法原理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蒙医灸疗法
开窍补肾
作用机理研究
"胃穴"、"火降穴"施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组穴原理
蒙医灸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组穴原理
实验研究
腧穴配伍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回顾
腧穴
配伍规律
文献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医灸疗法抗衰老组穴配伍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蒙医灸疗法 抗衰老 组穴配伍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5-680
页数 分类号 R291.2
字数 3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185.2010.06.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医灸疗法
抗衰老
组穴配伍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0185
15-1220/N
大16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16-12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8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