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预处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区脑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研究坎地沙坦的脑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坎地沙坦低剂量组(0.1mg/ks·d)、坎地沙坦高剂量组(1mg/kg·d),每组16只,各组又随机分为缺血2h再灌注24h和72h两个亚组(每组8只).灌胃4w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前测量血压,术后24h监测缺血区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变化,再灌注24h、72h分别检查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后TTC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eNOS、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坎地沙坦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再灌注24h、72h神经功能评分均有好转(P<0.05),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高剂最组在服药后2w血压明显下降,维持在85mmHg,小剂量组无降压作用.缺血2h后,缺血再灌注组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区血流量下降为32%±3%,坎地沙坦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血流量分别为55%±5%、64%±7%.eNOS和VEGF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eNOS在坎地沙坦低剂量和高剂量组24h达到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VEGF随着时间延长表达进一步增加,再灌注72h达到最大.结论 坎地沙坦通过改善缺血区脑血流量,上调缺血区eNOS及VEGF的表达,达到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及减少脑梗死面积的目的 .VEGF和eNOS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保护靶点.
推荐文章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辛伐他汀预
Fas蛋白
凋亡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凋亡诱导因子
凋亡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
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磷酸腺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坎地沙坦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管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9-5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坎地沙坦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