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雪峰隆起是扬子准地台与南华褶皱系的分界单元,经历晋宁晚期古隆起、加里东期末局部隆起和中生代全面隆起3个阶段的演化历程,上叠中生代陆相盆地.雪峰山构造带主要为陆内造山带,据变形特征从NW至NE划分为3个平行的NNE - NEE向弧形构造带.呈现出从中深层次韧性、脆韧性 - 中浅层次韧脆性变形 - 浅层次脆性变形的变化规律.雪峰山及邻区推滑覆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组成不对称背冲式扇形雪峰推滑覆构造系.雪峰隆起西侧武陵坳陷为被动陆缘区,有下、上两大套海相生储盖组合及加里东期、印支期、中生代等三大油气形成阶段.雪峰山隆起及其邻区侏罗山式褶皱及推覆构造发育,其下可能保存部分残存海相油气藏.
推荐文章
辽东湾北部地区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辽东湾
走滑构造
断鼻
断槽
构造分析
油气富集规律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温压系统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地温场
地压场
温压系统
油气分布
东濮凹陷
成都东北部地区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太阳辐射
辐射收支
净长波辐射
净全辐射
山西中北部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时空演化特征及与强震的关系
山西中北部地区
水准测量
地壳垂直形变
地震危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雪峰隆起北部地区构造基本特征及与海相油气关系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形成演化 变形分带 推覆构造 海相油气 雪峰隆起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48.264
字数 7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10.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传尚 13 51 5.0 7.0
2 白云山 11 34 4.0 5.0
3 刘安 12 63 4.0 7.0
4 张淼 4 9 1.0 3.0
5 熊成云 1 9 1.0 1.0
6 李绪兵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成演化
变形分带
推覆构造
海相油气
雪峰隆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