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维氏硬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别观测了不同磨削条件下淬硬轴承钢GCr15磨削表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对淬硬轴承钢磨削变质层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磨削表层由表及里依次是白层、暗层和基体组织,暗层与白层的厚度之比在1.6~3.2之间变动.白层由致密的细晶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组成,而暗层由不同的回火组织构成,白层主要是磨削热和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白层硬度最大值达到983 HV,比基体组织高,而暗层硬度值仅为512 HV,较基体组织低.白层表面存在大小为612.24 MPa的残余拉应力,且随着白层的增厚而增大,而暗层则呈现出残余压应力.当白层较厚时,白层内会出现微裂纹,其中以贯穿白层的中位裂纹以及白层外侧和白层/暗层过渡区的横向裂纹居多.
推荐文章
磨削用量对40Cr钢磨削淬硬层的影响
磨削
表面淬硬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淬硬层深度
残余应力
非淬硬钢磨削表面硬化层的试验研究
磨削
表面硬化
硬化层深度
残余应力
退火轴承钢磨削白层的形成机理研究
磨削白层
磨削温度
塑性变形
接触应力
相变
塑性变形在淬硬钢磨削白层形成中的作用机理
白层
磨削力
接触应力
塑性应变
相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淬硬轴承钢平面磨削变质层的特性
来源期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淬硬轴承钢 平面磨削 变质层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361
页数 分类号 TG580.13
字数 49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030.2010.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志雄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113 1471 19.0 34.0
2 黄向明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37 226 9.0 13.0
3 李岳林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80 356 10.0 13.0
4 毛聪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24 13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淬硬轴承钢
平面磨削
变质层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
季刊
1672-6030
12-1458/03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