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措施.方法 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的5例患者均为县级以下城镇或农村居民,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1例因受凉起病,其余4例无明显诱因.发病时间分别为术后5、7、7、9和14个月.入院时,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3例有发热、畏寒、乏力及头痛等中毒症状;3例有鼻塞和咽部充血等呼吸系统表现;1例血压较原基础血压升高,1例相对缓脉.3例患者出现尿量减少,其中1例伴有肉眼血尿,移植肾区肿胀、压痛及血压上升.仅1例肥达试验(恢复期)甲型副伤寒抗体呈阳性.结果 入院时5例患者均以急性胃肠炎或MMF不良反应治疗,疗效欠佳.5例患者均经血培养确诊后,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治疗7~10 d后,5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后好转;3例患者血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浓度出现较大波动及移植肾功能下降等免疫抑制剂中毒症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肾移植术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症状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其确诊主要依靠血培养,氟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
推荐文章
副伤寒甲并发多脏器损害297例临床分析
副伤寒甲
多脏器损害
并发症
150例副伤寒甲临床分析
副伤寒甲
临床特点
药敏分析
副伤寒甲223例临床症状及热型分析
副伤寒甲
临床特点
治疗
小儿甲型副伤寒 29例临床分析
小儿甲型副伤寒
临床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五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移植 沙门菌,甲型副伤寒 回顾性研究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1-533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785.2010.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煦勇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23 125 7.0 10.0
2 赖彦华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0 18 2.0 4.0
3 董建辉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7 19 3.0 4.0
4 肖曙峰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2 2 1.0 1.0
5 谭庆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6 80 5.0 8.0
6 聂峰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3 48 4.0 6.0
7 李壮江 解放军第三○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6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移植
沙门菌,甲型副伤寒
回顾性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月刊
0254-1785
42-1203/R
大16开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
38-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1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19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