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提出从夹层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质量分数等参数,将夹层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模式、渗滤型夹层模式、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 无夹层底水锥进快,油井寿命短,远离井筒周围富集大量剩余油,这可以通过老井侧钻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和次生底水驱,开发效果较好,剩余油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完全抑制底水锥进,油井基本属衰竭开发,夹层上下邻层可形成大量剩余油分布,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推荐文章
夹层对底水油藏开发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砂岩油藏
底水油藏
夹层
油藏开发
油水运动
剩余油
夹层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夹层
剩余油
分布模式
提高采收率
梁家楼油田
夹层对底水油藏油水运动的控制作用
夹层模式
底水油藏
油水运动
屋檐油
屋顶油
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模式及开发对策
底水油藏
剩余油
模式
屋檐油
屋顶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底水砂岩油藏夹层模式对剩余油控制作用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底水锥进 夹层 剩余油 次生底水驱 次生边水驱 砂岩油藏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89
页数 分类号 TE328
字数 33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107.2010.03.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水锥进
夹层
剩余油
次生底水驱
次生边水驱
砂岩油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4107
23-1582/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14-9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