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排烃,苏北盆地建立了4条地球化学剖面.根据剖面源岩在排出路线上未反映出烃浓度的梯度变化,以及各处源岩仍保持原有地球化学特征等说明微孔道排烃的假说不成立.研究表明,层段之间存在异常压力释放及排烃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与层段之间的生烃能力差异有密切关系.根据泥岩中观察到的大量微裂隙和层段间的排烃差异,提出烃类排出是一个从压力积聚到压力释放的幕式涌流过程,通过生烃达到地层增压、形成层面破裂和纵向微裂隙,然后排出.微裂隙排烃具有"优势生烃者先排烃、段与段之间差异为主、无厚度限制"三大特点.
推荐文章
乌尔逊凹陷暗色泥岩排烃特征
生烃潜力指数
排烃门限
有效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煤的二次生烃机理探讨
二次生烃,热模拟
南华北盆地
延长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生排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气田
晚古生代
烃源岩
生排烃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干酪根类型
化探热释烃方法机理及影响因素
热释烃
条件实验
解吸
分析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排烃机理及厚度探讨
来源期刊 复杂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排烃机理 排烃厚度 微裂隙排烃 微孔道排烃 初次运移 苏北盆地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分类号 TE122.113
字数 28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667.2010.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安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2 11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排烃机理
排烃厚度
微裂隙排烃
微孔道排烃
初次运移
苏北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杂油气藏
季刊
1674-4667
31-2019/TQ
大16开
江苏省扬州市文汇西路1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