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pH=7.6的BR缓冲体系中,氨基黑与苦参碱发生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时,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532 nm处,在最大显色波长处.苦参碱浓度与溶液的显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苦参碱的测定.苦参碱的浓度为0.08×10~(-6)~3.0×10~(-6)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 2,摩尔吸光系数为6.46×10~4L/(mol·cm),检出限为0.025 μg/mL.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可用于片剂和尿液中苦参碱的测定,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苦参碱栓剂中苦参碱的含量
苦参碱
苦参碱栓
HPLC法
HPLC同时测定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当归苦参丸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HPLC
治带片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HPLC法测定
治带片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HPLC
止痒消炎水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参碱-氨基黑体系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苦参碱 氨基黑 显色反应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4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祥洪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6 94 6.0 8.0
2 杨季冬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68 274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参碱
氨基黑
显色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69-5097
32-1169/N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