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4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组),35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形态及类型,同时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TNF-α水平.结果 IMT在A、B两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7.16,P<0.01).A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67.5%(27/40)B组发生率22.9%(8/3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4.95,P<0.01),而血清hs-CBP及TNF-α含量在A组、B组、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颈部血管彩超
不稳定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与颈动脉斑块的 关系探讨
缺血性脑血管病
体质指数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彩色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炎性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炎性指标 颈动脉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诊治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7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19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10.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小兵 衙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11 1.0 1.0
2 孙建华 衙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11 1.0 1.0
3 陈玮 衙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11 1.0 1.0
4 林惠洪 衙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9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炎性指标
颈动脉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脑血管病防治
双月刊
1009-816X
33-1252/R
大16开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