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边界层风廓线仪及自动/人工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秋冬季北京地区雨雾和雪雾两次共生天气形成与维持过程中地面和高空气象要素伴随降雨、降雪过程的变化.结果显示:(1)高湿和小风是雨雾、雪雾生成并造成地面低能见度的主要气象条件.大雾形成与维持过程中,地面水平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反相关关系非常显著.能见度越低时,雾的含水量也越高.(2)较弱的降雨和降雪可以促使雾含水量减少,提高能见度,但降雨或降雪蒸发增湿又利于雾的维持.(3)雨雾在降雨过程中高层气温经历大幅增降,除可能受天气系统影响外,与云层中水汽凝结释放的大量潜热和含水量大幅度增加也有关系.雪雾在降雪过程中高层温度总体随着时问趋于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4)在降雨、降雪过程中雨雾和雪雾低层一直存在水汽饱和层,且饱和层的顶部随降雨和降雪强度的加大而抬升,厚度不断加大,造成地面水平能见度进一步下降.结合催化剂人工消雾与共生雾降水(降雨或降雪)相似的原理,个例分析结果仞步表明较弱的降雨或降雪过程对消除暖雾、冷雾的影响有限,对改善地面水平能见度并不显著,这对人工消雾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雨雾、雪雾共生天气气象要素分析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雨雾/雪雾共生 气象要素 人工消雾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3-852
页数 分类号 P426
字数 9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朝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6 489 12.0 16.0
2 李宏宇 18 289 11.0 16.0
3 魏香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619)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雨雾/雪雾共生
气象要素
人工消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