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6年1月和4月在上海市区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样品采集.采样时间分布为:06:30~10:00;10:30~14:00;14:30~18:00;18:30~06:00(次日).利用GC-MS对样品中PAHs进行定量分析,并对PAHs进行来源诊断.结果表明,PAHs主要来自机动车的尾气排放.PAHs的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冬季PM10上PAHs的最高值出现在早上6:30~10:00,而PM2.5上PAHs的峰值则出现在中午10:30~14:00时段,春季PM10和PM2.5上PAHs的对应峰值则均出现在14:30~18:00.PAHs日变化特征的季节和粒径差异是受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综合影响.
推荐文章
西安冬季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风险评价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苯并(a)芘(BaP)等效质量浓度
风险评价
烟花燃放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简介
烟花燃放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
户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出生体重的影响
出生体重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生态学研究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大港油田
大气颗粒物
多环芳烃
污染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日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PAHs) 日变化特征 来源解析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雷 9 204 6.0 9.0
2 陈立民 48 1593 19.0 39.0
3 孙娜 4 123 2.0 4.0
4 陈洋 6 40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PAHs)
日变化特征
来源解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27-7104
31-1330/N
16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4-19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7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