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血内毒素水平、肠道菌群状态方面的作用及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试验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肝利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肠道10种细菌菌落数、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试验组内毒索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2)试验纽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3)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检测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状态,改善肠道机械屏障功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从而避免内毒素及细菌移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对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肠道去污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腹水
肠道去污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腹水
肠源性内毒素
尿微量白蛋白
尿钠
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恩替卡韦
微生态制剂
临床疗效
乙型肝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黏膜通透性 内毒素 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7
页数 分类号 R575.2
字数 2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lcxh.j.issn.1005-541X.2010.04.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渝萍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13 141 8.0 11.0
2 钟转华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4 80 4.0 4.0
3 梁月环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4 57 4.0 4.0
4 王安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4 4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09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15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3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肠黏膜通透性
内毒素
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