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方法]于2008-2009年在贵州兴义对续随子褐斑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该病病害症状观察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续随子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假尾孢属(Pseudoc ercosporasp.)真菌引起,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一般6~9月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发病率达30%~6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5种药剂进行叶面喷雾均有一定防治效果,相对防效为54.3%~82.5%,以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较好,噻菌铜的防治效果较差。[结论]该研究可为续随子高产优质栽培及褐斑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推荐文章
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续随子
褐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猕猴桃
褐斑病
防治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
褐斑病
发生
防治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苹果褐斑病
发生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期刊 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续随子 褐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6.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续随子
褐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2152-3932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出版文献量(篇)
72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