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校准深度对直线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校准的影响.方法: 采用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监测所生产的RTS-300型放疗三维自动扫描水箱及射线束分析系统、RT-100剂量仪及所配的RT101电离室、30 cm×30 cm×30 cm水箱,按JJG589-2001规程将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分别置于最大剂量深度和根据高能电子束在水模体表面的平均能量指定的水下特定深度,对西门子公司Mevatron744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5、8、10、12MeV高能电子束进行吸收剂量测量.结果: 最大剂量深度均比对应能量档的水下特定深度要大,相差为2-8mm;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在不同校准深度处的水对空气的平均阻止本领比Sw.air的百分偏差值在0.7%~2.5%;电子束吸收剂量在最大剂量深度处均比在水下特定深度处要大,5-12MeV的4档电子束的百分相对偏差值为0.5%~8.9%.结论: 水对空气的平均阻止本领比Sw.air和电子束扰动因子Pu是影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吸收剂量测算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的取值均与电离室在水模体中的校准深度有关;吸收剂量校准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中的处方剂量,ICRU第29号报告及其修订本第50号报告中推荐:单野照射时,靶剂量规定点应选在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由于剂量建成区内剂量变化较大,剂量不易控制.因此,对高能电子束,测量吸收剂量的校准深度应位于最大剂量深度.
推荐文章
电子束吸收剂量量热计
石墨量热计
多层
电子束
吸收剂量
校准
用固体水进行加速器吸收剂量的日常QA校准
固体水
加速器
吸收剂量
校正因子
辐射加工级电子束吸收剂量量热计的研制
辐射加工
电子束
吸收剂量
量热计
高能X线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与计算
高能
X线
电子束
吸收剂量
测量
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校准深度的选择对直线加速器电子束吸收剂量校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疗装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校准深度 高能电子束 吸收剂量 校准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分类号 TH774
字数 1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10.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聪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 5 14 2.0 3.0
2 李陆军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 5 12 2.0 3.0
3 余海坤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 7 25 4.0 4.0
4 周庆华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 3 12 2.0 3.0
5 韦天有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校准深度
高能电子束
吸收剂量
校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装备
半月刊
1002-2376
11-221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2-96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99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50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