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更好地评估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结合野外调查和样品实验,研究了四川省兴文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泥)岩的有机质特征及垂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出露的志留系龙马溪组岩层以黑色泥岩为主,厚度为262.91 m,泥岩中残余有机碳丰度在地层中由底部至上部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有机质主要来自志留纪的海相笔石群,其丰度属于较好-最好的烃源岩,类型为Ⅰ型(腐泥型).研究区具备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开展页岩气调查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宏微观赋存机制
四川盆地及周缘
晚奥陶世
早志留世
页岩
有机质
宏观与微观
赋存机制
岩相/矿物
非均质性
有机质类型分异规律及其主控机制——以威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威远地区
志留系
龙马溪组
有机质类型
扫描电镜
页岩纹层结构分类与储集性能差异——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页岩油气
非常规
纳米孔
有机质富集
细粒沉积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进展、挑战与前景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页岩气
勘探开发
进展
挑战
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省兴文县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特征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兴文县 志留系 龙马溪组 总有机碳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8.12
字数 1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118.201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炎铭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130 2333 23.0 42.0
2 罗跃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7 53 4.0 7.0
3 陈尚斌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1 839 14.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279)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5(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6(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7(5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8(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兴文县
志留系
龙马溪组
总有机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262
23-1588/TD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