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以期在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乌头类生物碱的毒效作用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500、100、50和10μg·mL(-1)乌头碱、次乌头碱或新乌头碱分别染毒HepG2细胞1.5 h,应用24孔板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乌头类生物碱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和拖尾细胞率与生物碱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100和50μg·mL(-1)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具有细胞DNA损伤作用.
推荐文章
佳蓉片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定量研究
佳蓉片
生物碱
新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
HPLC法
秦岭产4种乌头块根的生物碱资源研究
松潘鸟头
太白乌头
甘青乌头
铁棒锤
总生物碱
酯型生物碱
铀胁迫对大豆幼苗细胞DNA损伤的彗星试验研究
铀溶液
彗星试验
DNA损伤
大豆幼苗
秦岭产4种乌头地上部分生物碱含量测定
松潘乌头
太白乌头
甘青乌头
铁棒锤
地上部分
总生物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乌头类生物碱致细胞DNA损伤作用
来源期刊 中药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彗星试验 DNA损伤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毒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53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9 2724 26.0 38.0
2 饶朝龙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2 8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头类生物碱
彗星试验
DNA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与临床
双月刊
1674-926X
51-1723/R
16开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