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氟吡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0.1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14天测定血浆LPA.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结果 脑梗死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0±0.87μmol/L vs 2.85±0.65μmol/L,P<0.01);与治疗前相比,阿司匹林组和氟吡格雷组治疗后LPA水平均明显降低(3.26±0.50μmol/L vs 3.79±O.83μmol/L,P<0.01;3.06±0.69μmol/L vs 3.82±0.90μmol/L,P<0.01),但氮吡格雷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LPA水平高于正常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惠者LPA,其中氯吡格雷较阿司匹林更明显.
推荐文章
针刺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脑梗死
针刺治疗
通心络胶囊
血浆溶血磷脂酸
神经功能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影响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灯盏花素注射液
血浆溶血磷脂酸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脑梗塞
氯吡格雷
溶血磷脂酸
血管内皮素-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溶血磷脂酸
脑梗死
预后
Banhd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氟吡格雷 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类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29
页数 分类号 R74
字数 23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0.08.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氟吡格雷
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