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78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男830例,年龄(57.7±9.3)岁,女448例,年龄(50.3±10.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合并主动脉瓣损害(钙化或增厚),35例合并二尖瓣损害,4例合并肺栓塞,5例合并主动脉壁内血肿,1例合并主动脉夹层,房颤63例,房性早搏27例,室性早搏13例,均经DS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6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485例心率小于75次/min,503例心率在75~85次/min之间,290例心率大于85次/min,最高心率127次/min.平均心率小于75次/min的患者,最佳重建时相在40%~80%R-R间期内.平均心率大于等于75次/min的患者,最佳重建时相在20%~80%R-R间期范围内.1278例扫描图像中,1例由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血管显影淡,不能满足诊断.6例心律不齐患者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60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灵敏度89.23%,特异度91.75%,阳性预测值92.06%,阴性预测值88.83%.结论 DSCTA基本不受心率限制,可清楚显示由于钙化或纤维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冠心病筛查首选,特别是对合并有心律不齐或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的双源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双源CT
血管造影术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心病,支架
再狭窄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变异
护理干预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的影响
冠心病
双源CT
副反应
护理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心律不齐 心脏瓣膜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299
页数 分类号 R814.42|R543.3
字数 37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817.2010.05.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成像
心律不齐
心脏瓣膜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双月刊
1009-6817
14-1281/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22-19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