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无创的脉搏色素浓度测定(DDG)技术研究麻醉期间肝脏血流和代谢变化.方法:利用DDG技术测定吲哚菁绿(ICG)的代谢速率,研究1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分类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前后肝脏血流和排泄功能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ICG血浆清除率从(0.29±0.07)明显下降到(0.19±0.04)(P<0.01);5、10、15 min的滞留率相应有所增加;代谢半衰期从(2.50±0.61) min延长到(3.74±0.91) min(P<0.01).有效肝脏血流量和心脏指数均有所下降,分别从(1.41±0.40) L·min-1下降到(0.95±0.20) L·min-1(P<0.05)和从(4.07±1.08) L·min-1·m-2下降到(2.47±0.69) L·min-1·m-2(P<0.01).结论:麻醉能够减少肝脏血流,并降低ICG的排泄率.
推荐文章
动态无创PAP测定在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儿童中的应用
动态无创肺动脉压力测定
重度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儿童
应用价值
ICG 无创心排量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病人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期
护理
ICG 无创心排量测定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新研无创麻醉平面测定器的临床应用
无创
麻醉平面测定器
针刺法
阻滞平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创肝血流测定在麻醉监护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吲哚菁绿 肝血流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4.1
字数 3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10.0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麻醉科 44 380 11.0 17.0
2 王介非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炎科 16 57 5.0 7.0
3 周国霞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麻醉科 3 15 2.0 3.0
4 唐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麻醉科 5 16 2.0 4.0
5 杜美华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炎科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身麻醉
吲哚菁绿
肝血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