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3.0 T MRI对臂丛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HDx 3.0 T超导磁共振仪,GE ADW 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磁共振脉冲序列:常规序列、三维超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3D-FIESTA-c)及短时反转恢复脉冲序列(STIR),对20例临床怀疑臂丛神经受累的患者行磁共振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臂丛神经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MRI对臂丛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0例怀疑臂丛神经受累的患者中,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13例,其主要征象包括:正常神经根消失或离断、连续性中断,创伤性脊膜囊肿、"黑线征",神经根袖形态失常;神经根增粗.7例非创伤性病变,分别为1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2例臂丛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膜瘤,1例囊肿,1例神经根鞘囊肿,STIR序列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及与神经的关系.结论: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的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的解剖结构,并对累及臂丛神经的疾病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是诊断臂丛神经疾病的一种无创、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推荐文章
3.0T MRI 3D-STIR成像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3D-STIR序列
磁共振技术
臂丛神经根
神经损伤
3.0T MRI对下肢良性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神经鞘瘤
靶征
脂肪分离征
神经出入征
3.0T常规MRI在髋臼唇撕裂诊断中的价值
髋臼唇撕裂
3.0T常规MRI
MR髋关节造影
诊断
3.0T 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3.0T MRI
肝门部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诊断
临床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0T MRI在臂丛神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臂丛 诊断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9-492,514
页数 分类号 R445.2|R745.4
字数 5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10.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丽娟 20 110 6.0 8.0
2 刘玉波 18 63 5.0 7.0
3 耿明宾 3 14 3.0 3.0
4 胡建滨 4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臂丛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双月刊
1672-0512
11-4894/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24-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