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与化学示踪剂在岩溶含水介质中的运移扩散规律,提出了几种常见的示踪剂浓度分布曲线类型,并研究了它们与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化学示踪技术探查岩溶发育特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山东丘集煤矿为例,通过地面钻孔投放示踪剂,利用井下放水孔作为示踪接收点,研究了煤层下伏奥陶系灰岩含水层隐伏岩溶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矿区深部奥陶系灰岩强岩溶发育带呈现出由西北分别向东和向东南延伸的"人字"型分布规律,矿区其它区域则以相对均匀的裂隙溶隙弱岩溶发育特征为主.通过与已有水文资料对比,矿区岩溶的发育与分布与奥陶灰岩含水层钻孔涌水量大小及其分布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氟里昂化学示踪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氟里昂
化学示踪技术
水团运动
水团年龄
海气交换
多级化学示踪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YM区块的应用
多级
化学示踪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
矿场应用
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热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同位素示踪
温泉气体同位素组成
H、O同位素
地下热水年龄
氘过量参数
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核素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化学示踪技术探查深部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化学示踪 浓度变化曲线 深部岩溶 分布特征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11
页数 分类号 P641.73
字数 3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兰英 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26 247 9.0 15.0
2 虎维岳 17 641 11.0 17.0
3 郑刚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示踪
浓度变化曲线
深部岩溶
分布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