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显微构造观测和构造岩石组构分析等方法厘定了煎茶岭地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条韧性剪切带,前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北部,后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南部,两者交汇于煎茶岭,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列、构造片岩、荚片构造、S-C面理、旋转碎斑系、A型褶皱、亚颗粒、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网等宏观和(超)显微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岩中石英光轴优选方位型式等证明两韧性剪切带呈共轭产出,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中元古代晚期,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北东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左行剪切,σ_1≈282°∠24°,古应力值约59.1MPa;加里东期,前者为张扭性右行剪切,后者为张扭性左行剪切,σ_1≈344°∠78°,古应力值约86.5MPa,超基性岩体以岩墙扩展式侵入到韧性剪切带内,预测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深部还存在一定规模的超基性岩体,是今后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矿产的重要靶区;海西期,随着脆性程度进一步增加,北西西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左行剪切,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右行剪切,σ_1≈120°∠20°,古应力值约116.3MPa,花岗斑岩体以气球膨胀式侵位.韧性剪切带对金镍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推荐文章
论韧性剪切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韧性剪切带
元素活化迁移
动力成岩成矿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岭下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
岭下地区
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形
EBSD
左行走滑
念青唐古拉山西缘拉布普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拉布普韧性剪切带
晚新生代
伸展构造
念青唐古拉山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勃勒金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韧性剪切带
早二叠世
构造演化
内蒙古中部
兴蒙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北西西向韧性剪切带 北东向韧性剪切带 厘定 地质意义 煎茶岭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2|P545
字数 16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52.2010.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西西向韧性剪切带
北东向韧性剪切带
厘定
地质意义
煎茶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