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压力治疗的作用机制,探讨有效的压力治疗措施.方法 设计多组试验,分别探讨压力治疗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智能压力衣的研制及应用效果.(1)压力治疗的疗效研究.将45例四肢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力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9例,压力治疗组每日超过23 h穿着量身定做的压力衣(压力为10%缩率+局部9 mm厚压力垫),对照组不进行针对瘢痕的任何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颜色光学测试仪和软组织触诊超声系统评定瘢痕情况,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2)了解Fb在压力作用下生长速率的变化.从手术切取的瘢痕组织中提取Fb,分别施加1.1、2.8、5.6 mm Hg(1 mm Hg=0.133 kPa)压力及不施加压力,观察Fb的生长速率(数据进行Fisher LSD post-hoc分析).(3)压力作用下瘢痕厚度的研究.应用高频超声成像系统,评估不同时期(早期:1~6个月,中期:7~12个月,后期:大于12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在0、5、15、25、35 mm Hg压力作用下的厚度变化(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4)智能压力衣的应用研究.嘱曾经接受过传统压力衣治疗的36例患者穿着智能压力衣1个月,应用Pliance X系统进行压力测定并发放问卷调查患者使用情况,数据行Wilcoxon Sign-Ranks检验.结果 (1)治疗2个月压力治疗组瘢痕厚度、颜色及V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个月压力治疗组VSS评分明显降低.(2)加压2 d,施加压力为5.6 mm Hg的Fb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未施加压力者(均差=0.086、P=0.001);加压3 d,施加压力为2.8、5.6 mm Hg的Fb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未施加压力者(均差分别为0.060、0.118,P值分别为0.003、小于0.001).(3)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厚度在压力作用下明显变薄,且厚度与压力大小呈负相关(r=-0.96,P<0.01).(4)使用智能压力衣1个月后,静态压力减少19.5%、动态压力减少11.9%,明显低于传统压力衣压力减少量(约为5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智能压力衣在舒适性、透气性、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压力衣(P值均小于或等于0.001).结论 初步证明压力治疗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但其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智能压力衣具有使用方便、省时、疗效好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压力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压力疗法
超声波
中频电疗
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研究
面部
增生性瘢痕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压力治疗及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组织学 压力治疗 智能压力衣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5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0.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曾慧平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 8 120 4.0 8.0
2 李奎成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作业疗法科 22 431 7.0 20.0
3 冯蓓蓓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 1 3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25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8(6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9(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瘢痕
组织学
压力治疗
智能压力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