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样线与样方相结合,2007年6-12月在滇南勐腊地区的勐满和龙门片收集威氏小鼷鹿(Tragulus williamsoni)足迹链坐标位点,用GIS软件生成威氏小鼷鹿的分布格局图.在样方中测量11个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威氏小鼷鹿对低海拔的河谷浅滩地带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主要聚集在勐满片的三岔河地区和龙门片的大榕树地区.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样方的定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威氏小鼷鹿偏好在中、下坡位活动,对粗叶榕(Ficus hirta)、木奶果(Baccaurea samiflora)、长柄山姜(Alpinia kwangsiensis)和柊叶(Phrynium capitatum)等植物有选择偏好.这些植物多沿河谷的两岸集中分布,是影响威氏小鼷鹿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定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距水源距离等4个因子差异显著,并且是区分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小鼷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高密度的灌木和高大乔木形成双重的隐蔽条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由于距水源较近,乔木层及林下灌层生长状况较高海拔地区更为茂密,这是小鼷鹿在勐腊地区形成沿海拔较低的河岸集中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穆棱林区马鹿种群分布数量及生境适宜性评价
马鹿(Cervus canadensis xanthopygus)
分布数量
最大熵模型
生境评价
滇南地区高扰动地表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高扰动地表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南勐腊地区威氏小鼷鹿种群生境利用
来源期刊 动物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威氏小鼷鹿 生境利用 分布格局 云南南部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09
页数 分类号 Q959.849|Q95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1.2010.033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伟 13 99 5.0 9.0
2 张庆 5 16 3.0 3.0
3 曹明 1 3 1.0 1.0
4 白冰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威氏小鼷鹿
生境利用
分布格局
云南南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研究
双月刊
2095-8137
53-1229/Q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4-20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