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两面针的红外光谱特征及不同丘陵地区两面针的差异,并结合HPLC分析广西不同丘陵地区两面针中生物碱的差异.采集广西不同丘陵地区两面针药材的FTIR图,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不同谱图间的差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两面针样本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气候、年降雨量、土壤等外在条件的不同使两面针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鉴别出不同丘陵地区两面针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并能够准确把握药材的整体信息.
推荐文章
HPLC法同时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与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两面针
氯化两面针碱
乙氧基白屈菜红碱
HPLC法
从两面针中提取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两面针
总生物碱
提取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在两面针与单面针鉴别中的应用
两面针
单面针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FTIR和HPLC的广西丘陵地区两面针的化学组分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两面针 傅里叶红外光谱 化学成分 丘陵地区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2329
页数 分类号 O657.33|O657.7+2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10.06.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84 750 13.0 23.0
2 韦文俊 14 79 5.0 8.0
3 郑娟梅 7 63 5.0 7.0
7 覃胤璜 1 2 1.0 1.0
8 沈亮 广西大学农学院 6 36 4.0 6.0
9 韦柳花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4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面针
傅里叶红外光谱
化学成分
丘陵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