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掌握川西北高寒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碳储量的变化,选择了川西北红原县的3种典型土壤(亚高山草甸土、泥炭草甸土、冲积土)进行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亚高山草甸土和冲积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降低;泥炭草甸土的有机碳密度在40~60 cm达到最大。整个土壤剖面(1 m)有机碳密度最高的是泥炭草甸土(72.06 kg/m2),其次是冲积土(26.58 kg/m2),最小的是亚高山草甸土(17.05 kg/m2);冲积土、亚高山草甸土的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碳密度分别占整个剖面的41%、58%,而泥炭草甸土的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碳密度仅占整个剖面的15%。
推荐文章
中天山北坡垂直带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中天山北坡
分布特征
北京市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剖面深度
北京市平原区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森林土壤
有机碳密度
有机碳储量
空间分布
四川省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北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上海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寒地区 亚高山草甸土 泥炭草甸土 冲积土 土壤有机碳密度 川西北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留兴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31 3.0 5.0
2 王华静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46 3.0 6.0
3 杜鹃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地区
亚高山草甸土
泥炭草甸土
冲积土
土壤有机碳密度
川西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环境科学
双月刊
大16开
上海市钦州路50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1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