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分析纯Al(OH)3、NaOH、纳米SiO2等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光致变色方钠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方钠石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研究,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研究方钠石的光致变色特性.结果表明:控制原料钠与硅的物质的量比为10∶1、硅与铝的物质的量比为2.5∶1、温度约为90 ℃的条件下,可合成出粒径大小均一、粒度约为1μm且结晶完好的方纳石晶体.合成方钠石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率很低,而对紫外光的吸收率很大.
推荐文章
紫外光致变色防伪纸及其防伪机理
紫外光
防伪纸
荧光光谱
3-甲基-1,4-二苯氧基-9,10-蒽醌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
苯氧基蒽醌
合成
光致变色性
光致变色材料
不同物相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质
三氧化钨
光致变色
单斜相
正交相
有机无机杂化物:合成·表征·光致变色特性
多金属氧酸盐
乙二胺四乙酸
氨三乙酸
有机
无机杂化物
合成
表征
光致变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外光致变色方钠石粉体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中国粉体技术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方钠石 水热合成 光致变色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分类号 O611.4
字数 3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548.2010.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峰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32 224 8.0 14.0
2 彭同江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252 2575 22.0 36.0
3 孙红娟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175 1799 18.0 33.0
4 徐宏磊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钠石
水热合成
光致变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粉体技术
双月刊
1008-5548
37-1316/TU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内
24-15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5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