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织构测定分析、TEM观察和拉伸实验研究了退火态、固溶态及T4态汽车车身用Al-0.9Mg-1.0Si-0.7Cu-0.6Mn合金薄板的再结晶晶粒取向、拉伸变形时的晶粒转动规律及其对板材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copper和brass取向的冷轧铝板经410 ℃×1 h退火或540 ℃×0.5 h固溶处理后,其再结晶主织构均为绕板法线方向旋转20°的立方取向,即Cube+ND20,自然时效对再结晶织构无明显影响;单向拉伸过程中主织构Cube+ND20取向晶粒绕板法线ND向<100>方向旋转5°左右,成为Cube+ND15取向,同时取向密度降低;不同热处理状态铝板在拉伸变形任意应变量时的r值均大致相同.
推荐文章
Al-Mg-Si系铝合金汽车车身板的研究进展
铝合金
合金元素
轧制工艺
热处理工艺
Sr对Al-Mg-Si-Cu合金板织构的影响
Al-Mg-Si-Cu基合金
冷轧
织构
X射线衍射
Sr
Sn、Bi对Al-Mg-Si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
易切削铝合金
Al-Mg-Si合金
切削性能
稀土含量对Al-Mg-Si汽车板材耐蚀性能的影响
汽车板材
稀土元素
腐蚀抗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车身用Al-Mg-Si合金薄板织构及r值的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Mg-Si合金 汽车板 r值 再结晶织构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7
页数 分类号 TG146.2
字数 26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20.2010.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良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7 2043 23.0 32.0
2 黄涛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141 6.0 10.0
3 刘春明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2 1692 21.0 31.0
4 赵刚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4 880 16.0 27.0
5 王建军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4 793 13.0 28.0
6 田妮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 256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Mg-Si合金
汽车板
r值
再结晶织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季刊
1671-6620
21-1473/TF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