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在组织器官缺血恢复血流后,不仅没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所致的功能和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损伤的现象.研究最多的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着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等血管再灌注疗法通过恢复缺血组织的供血有效挽救濒死心肌.但是再灌注受缺血组织血管再通时间限制并存在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此随着新的再灌注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冠心病治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推荐文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病理机制
干预方法
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塞
脂质过氧化
中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药
机制
线粒体能量
自由基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技术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4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41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593.2010.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柯永胜 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81 336 10.0 14.0
2 张鹏程 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4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再灌注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4-7593
22-1399/R
16开
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126号
12-2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