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瘀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因素.因先天禀赋不足,复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进而化生火毒,酿生瘀热.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缠绵难愈、多脏同病、易致出血、耗气伤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为本,瘀热、风毒痹阻为标,而瘀热痹阻是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故治疗采用凉血化瘀、祛风解毒法,主方选<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并常与解毒法、蠲痹通络法、补肝益肾法、益气养阴法配伍应用.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证经验
基于文本挖掘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规律
文本挖掘
数据分层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析
证候
华庭芳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阳毒
自身免疫性疾病
华庭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从伏温认知
系统性红斑狼疮
伏温
少阴
厥阴
护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周仲瑛从瘀热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瘀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治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基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3.2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学平 185 1387 19.0 29.0
2 吴勉华 200 1932 22.0 37.0
3 潘裕辉 5 42 3.0 5.0
4 王慧莲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瘀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月刊
1006-3250
11-355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33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73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