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在传统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城市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集热板高度、宽度和空气层厚度的增加,系统通风量和系统最大功率都是增大的,增大幅度越来越慢,甚至减小;系统最大能量转换效率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板高度和空气层厚度对其影响较小;集热板宽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为15~25,使得在此比值范围内,系统通风量最大;考虑到城市建筑形象和空气层厚度对系统通风量的影响,空气层最佳厚度为0.2~0.4 m.
推荐文章
三角形小翼强化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流动传热特性
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
场协同原理
数值模拟
三角形小翼
流动
传热
太阳能热气流技术研究进展
太阳能热气流
烟囱
发电
立式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太阳能
热气流电站
立式集热板
输出功率
能量
转换效率
建筑节能
透平机组对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
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涡轮机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烟囱性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立式集热板 烟囱性状 能量转换率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2-495
页数 分类号 TK5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庆领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07 661 14.0 18.0
2 周艳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4 266 10.0 13.0
3 李洁浩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 87 5.0 5.0
4 刘晓惠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能热气流电站
立式集热板
烟囱性状
能量转换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