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法中药复方干预性治疗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调节女性生殖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符合中医证侯特点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雌性育龄期SD大鼠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筛选出动情周期正常者为受试动物,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予雷公藤多苷致动情周期紊乱模型.雷公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即空白组、倍美力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5组,分别予倍美力和通脉大生片不同剂量治疗7天,空白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正常喂养.各组均于治疗前后采血,称重法测算卵巢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抑制素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结果:①予雷公藤多苷40 mg/kg·d连续灌胃10周,可造成育龄期大鼠动情周期紊乱或消失,卵巢指数下降,血中E2、INHB水平明显降低;卵巢组织中ER表达明显降低;②运用通脉大生片干预性治疗后,大鼠动情周期恢复至正常范围,卵巢指数升高;血清E2、INHB水平及卵巢组织中ER表达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可造成大鼠卵泡发育障碍和卵巢功能低下,补肾气益精血的中药复方"通脉大生片"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和抑制素B水平及卵巢中ER表达,从而有效地提高雌激素的生物效应和卵巢储备功能.
推荐文章
通脉大生片对雷公藤致卵巢损伤大鼠卵巢激素与卵泡发育的影响
雷公藤多苷
卵泡发育障碍
通脉大生片
肾虚证
E2/ER/INHB
雷公藤双层片的抗炎作用
雷公藤双层片
抗炎作用
大鼠
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雷公藤红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雷公藤红素
环境因子
回归分析
次生代谢
雷公藤多甙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雷公藤多甙
皮质激素受体
环磷酸腺苷
皮质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脉大生片对雷公藤致卵巢损伤大鼠性激素与抑制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动物模型 通脉大生片 雌激素及其受体 抑制素B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雨 13 85 7.0 9.0
2 仝崇毅 13 158 7.0 12.0
3 吴克明 108 606 14.0 19.0
4 徐晓娟 54 379 13.0 18.0
5 刘(钺)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公藤多苷
动物模型
通脉大生片
雌激素及其受体
抑制素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