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1个四粒子团簇态隐形传送的理论方案.该方案利用1个三粒子Greenberger Horne Zeilinger(GHZ)态和2个Einstein Podolsky Rosen(EPR)态作为量子信道,对Alice拥有的粒子进行3次Bell基测量和1次投影测量,使得Bob端的4个粒子建立起纠缠关系,根据测量结果再对这4个粒子做相应的局域酉变换,完全在Bob端恢复出Alice端的团簇态,最终实现任意四粒子团簇态的隐形传送.
推荐文章
四粒子团簇态的量子隐形传态
概率隐形传态
酉变换
四粒子团簇态
基于五粒子团簇态实现四粒子团簇态的概率隐形传态
量子光学
量子隐形传输
Bell基联合测量
控制非门
5粒子团簇态
4粒子团簇态
基于四粒子团簇态的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光学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Bell基测量
团簇态
最大纠缠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GHZ态和EPR态隐形传送四粒子团簇态
来源期刊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GHZ态 EPR态 隐形传态 团簇态 酉变换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机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9
页数 分类号 TN911.2
字数 2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020.2010.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鹏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5 15 3.0 3.0
2 胡之惠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28 70 5.0 8.0
3 李渊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3 11 2.0 3.0
4 杨宇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8 15 2.0 3.0
5 俞俊玮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HZ态
EPR态
隐形传态
团簇态
酉变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双月刊
2095-0020
31-1996/Z
16开
上海市橄榄路1350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