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海野拉塞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近年来祁曼塔格地区新发现的热液铜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的容矿围岩主要是印支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其次是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和基性火山岩.矿化主要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成矿过程划分为主要的I'll和IQ个阶段.研究表明,野拉塞铜矿床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W型)、含子矿物三相(S型)和富CO_2三相(C型)3种类型包裹体.流体盐度为3.42%~5.48% NaCleqv,集中在40.00%~55.00% NaClegv和4.00%~10.00% NaCleqv两个区间;流体盐度、密度在直方李碧乐等: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地区野拉塞铜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制图上主要表现为双峰特征.流体密度为0.43~1.25g·cm~(-3),集中在1.07~1.14g ·cm~(-3),和0.55~0.85g·cm~(-3)两个区间.成矿温度为187~579℃,成矿Ⅰ、Ⅱ和Ⅲ阶段成矿温度分别为332~579℃,294~345℃和187~212℃.成矿Ⅰ阶段C型与S型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可能的流体演化机制是,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岩浆中直接出溶的极高温、中高盐度(约为15%~25% NaCleqv)的原始成矿流体(岩桨流体),通过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高盐度S型、高温低盐度C型和高温低盐度W型流体,该过程导致成矿物质的第1次沉淀富集.成矿Ⅱ阶段流体的混合作用则是铜沉淀的主要原因.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佑算成矿压力为47.4~93.1MPa,成矿深度为1.8~3.5km.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酸性侵入岩类为高钾、铭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的稀土总量TREE为133.9x10~(-6)~240.6x10~(-6),介于上、下地壳平均值之间,岩石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δEu为负异常.岩石具明显的K,Rb,Th等正异常,亏损重稀土,显示Nb,Ta负异常,尤其亏损P,Ti,与碰撞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在Rb-Y+Nb和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均落在同碰撞花岗岩区,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印支后期陆内强烈的造山时期.矿床成因类型为受线性断裂构造控制的似斑岩型矿床.
推荐文章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卡尔却卡
地质特征
斑岩型
矿床成因
青海
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区斑岩型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地质学
流体包裹体
岩浆流体
斑岩铜矿
矿床成因
卡尔却卡
东昆仑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研究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
专家证据权重法
选区研究
青海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机理
金矿床
矿化期次
成矿机理
成矿模型
东昆仑五龙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地区野拉塞铜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制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碰撞环境 似斑岩型铜矿 野拉塞 东昆仑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96-3708
页数 分类号 P618.41
字数 118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清峰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0 418 12.0 20.0
2 孙丰月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80 2245 23.0 37.0
3 李碧乐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5 947 17.0 25.0
4 于晓飞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1 182 7.0 11.0
5 钱烨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6 260 9.0 15.0
6 许庆林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1 126 8.0 11.0
7 张晗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5 210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9)
共引文献  (59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10)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体包裹体
同碰撞环境
似斑岩型铜矿
野拉塞
东昆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