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经典的板块构造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 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的详细研究,并与中国秦岭和其它碰撞造山带综合对比,本文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简称"大陆碰撞成矿论",初步阐明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成矿动力背景、深部作用过程和形成机制.该理论认为,伴随大陆三段式碰撞过程而发育的主碰撞陆陆汇聚环境、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和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是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对应于三段式碰撞而在深部出现的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过程,是导致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异常热能驱动力.伴随三段式碰撞而分别出现的压-张交替或压扭/张扭转换的应力场演变,是驱动成矿系统形成发育的构造应力机制.大陆碰撞产生的不同尺度的高热流、不同起源的富金属流体流、不同级次的走滑-剪切-拆离-推覆构造系统和张性裂隙系统, 是形成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主导因素.成矿金属在碰撞形成的壳/幔混源高f_(O_2)岩浆-热液系统、地壳深熔低f_(O_2)岩浆-热液系统、剪切变质-富CO_2流体系统以及逆冲推覆构造驱动的区域卤水系统和浅位岩浆房诱发的对流循环流体系统中,伴随成矿金属的积聚与淀积是形成大型矿床的关键机制."大陆碰撞成矿论"还强调, 完整的大陆碰撞过程可以引发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形成一系列标示性的大型矿床:在主碰撞陆陆汇聚成矿期,大陆碰撞引发地壳加厚与深熔, 产生富W-Sn壳源花岗岩, 形成花岗岩型Sn-W矿床; 大陆俯冲板片断离诱发软流圈上涌, 产生富金属的壳/幔混源花岗闪长岩, 形成岩浆-热液型或叠合型Pb-Zn-Mo-Fe矿床; 大陆碰撞从变质地体排挤出富CO_2流体, 在剪切带形成造山型Au矿, 从造山带排泄出建造流体,在前陆盆地形成MVT型Zn-Pb矿.在晚碰撞构造转换成矿期,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诱发壳幔过渡带和富集地幔减压熔融,其岩浆在浅部地壳岩浆房出溶成矿流体, 分别形成斑岩型Cu(-Mo-Au)矿床和碳酸岩型REE矿床;深切岩石圈的剪切作用与下地壳变质产生含Au富CO_2流体,形成造山型Au矿;逆冲推覆构造驱动地壳流体长距离迁移汇聚、走滑拉分导致流体大量排泄和充填,形成 Pb-Zn-Cu-Ag矿.在后碰撞地壳伸展成矿期,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富金属、富水、高f_(O_2)埃达克质岩浆浅成侵位和流体出溶,产生斑岩型Cu矿;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层(岩浆房)驱动地热流体系统,在地热区发育热泉型Cs-Au矿,在构造拆离带形成热液脉型Pb-Zn-Sb和Sb-Au矿.